我们也看到一些机构对内容采取更注重定性的方法。例如,要确定特定目标受众中的意见领袖,可以查看其粉丝数量。但粉丝数量并不能说明全部情况。它只能表明某人的潜在影响力,但无法反映其粉丝的参与度或实际影响力。
数据的定性分析
因此,一些机构开始采用更定性的网络民族志方法来寻找有影响力的人:他们直接融入这些网络(沉浸式体验),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。这种定性数据方法不仅关注数字,也关注内容,还用于更好地了解围绕特定话题的情感倾向和参与度。
例如,在评论中,荷兰广播电台(RNW)关注在线话语中的轶事、个人小故事、语言使用的变化、新词汇的发展等等,并将其置于互动背景下进行分析。
这种更定性的方法似乎可以补充基于词典的自动情感分析,因为根据之前的科学研究,后者的可靠性被认为非常值得。
此外,科学研究或许还能为分
析参与和互动情境下的唤醒状态提供一种潜在的替代方法,从而提高有效性并促进行为改变。例如, Berger 和 Milkman (2012)关注的是所引发情绪的心理和生理强度:
能够唤起高度兴奋情绪的在线内容更容易传播,无论这些情绪是积极的(例如敬畏)还是消极的(例如愤怒或焦虑)。
或许我们应该将情感分析与唤醒度分析相结 列表到数据 以便更好地解释、衡量和预测影响。顺便一提,这方面已有使用荷兰语词汇的科学研究( Moors、De Houwer、Hermans、Wanmaker 等,2013)。
视觉内容的力量
在情感唤起方面,我们之前在Frankwatching网站上论述过,社交媒体上视觉内容的力量尚未得到充分利用。我们认为,能够激发强烈情感和情感唤起的短视频——例如15到30秒的快拍视频——是最有效的。
除了用定性洞察来补充指标外,我们还看到一些机构采用动态目标。这些目标会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具体评估,然后进行调整和推广,以使指标更加清晰:
我们正在做一些事情
未来三个月内我们真的无法确定回报如何,也无法确定投入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否值得。我无法提前精确计算,所以我需要这段时间来得出结论。这也意味着我们会在这段时间内计算覆盖人数,有时两周后会进行调整。如果两周后覆盖人数是之前的十倍,我们会适当提高目标。这实际上取决于每周的实际情况,所以我与他们密切关注着每周的进展。几个月后,我们将专注于更具体的目标:您希望通过市场营销和销售实现什么目标?[…] 我们会将其分解成更小的部分。”——金·范·维尔岑
你不再预先设定KPI,而是监控实际情况,并据此判断哪些预期和KPI是现实的。然后,你需要不断调整这些指标。如何解读数据和指标,也是你在过程中逐步摸索出来的。这需要一种全新的精益敏捷的工作方式,以及随时关注时事新闻。